
《建国者的财富:金钱如何塑造了美国的诞生》,[美]威拉德·斯特恩·兰德尔著,陈平译,山西人民出版社2025年2月出版,356页,98.00元
在美国学界,关于从货币或金钱的视角探讨美国独立与建国的研究成果颇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学者约瑟夫·恩斯特在其著作《北美的金钱与政治,1755-1775:关于1764年货币法案及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专门分析了《1764年货币法》与美国革命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几部值得关注的学术专著相继问世,包括乔纳森·巴斯的《货币帝国:17世纪英属北美的货币与权力》、德罗尔·戈德堡的《轻松的钱:北美清教徒与现代货币的发明》,以及凯蒂·摩尔的《支付承诺:早期美国货币的政治与权力》。此外,威拉德·斯特恩·兰德尔的《建国者的财富:金钱如何塑造了美国的诞生》也属于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作品。

从货币或金钱的视角探讨美国独立与建国的几部新作
这些著作从不同维度探讨了货币问题在北美殖民地发展及其独立与建国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相较于以往多从货币角度阐释北美独立运动的兴起,兰德尔对美国“建国神话”的解构展现了显著的学术价值。该书以传记叙事为棱镜,涵盖了1723年富兰克林抵达费城并开启其出版事业至1801年美国首位亿万富翁罗伯特·莫里斯走出债务人监狱近80年的时间,生动展现了美国建国精英的财富历程与新国家诞生之间的密切关系。兰德尔通过剖析国父们的私人财务困境、商业网络与制度创新,揭示了“金钱”如何从殖民地危机的催化剂演变为新生国家的制度基石。这一视角不仅是对查尔斯·比尔德经济决定论的继承与发展,更通过微观经济史的深描,展现了革命精英在理想与私利、制度建构与利益博弈之间的复杂张力。全书结构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通往财富的道路”,主要探讨了富兰克林、华盛顿等人在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前数十年的个人财富积累经历;第二部分“脱离”,分析了英国殖民地政策的变化如何促使北美殖民地人民逐步走向与母国的分离;第三部分“危机已经到来”,则聚焦于美国独立后至1787年宪法制定期间,建国精英之间的利益博弈如何影响新宪法的形成。
货币是统摄全书的核心视角。兰德尔以货币为主线,串联起殖民地反抗、独立战争与立宪建国的经济逻辑。在殖民地时期,按照重商主义的原则,英国要求殖民地的所有经济行为都必须符合母国整体利益,包括货币政策。英国的货币政策旨在确保金银流入母国而不是殖民地。这种重商主义的货币政策是造成殖民地长期货币短缺的主要原因。这一结果造就殖民地极为复杂的货币和信贷体系,包括易货贸易、簿记贸易和使用印第安人的贝壳串珠及其他国家的货币等。所以,在殖民者的日常交易中常常能看到使用各种外国货币。兰德尔提到,1723年,当富兰克林走进一家费城的面包店时,他从兜里掏出来最后一块荷兰元进行支付。[1]当然,相较于使用荷兰元,殖民者使用最多的外国货币是西班牙货币。
北美殖民者为了实现货币自给进行过各种尝试,包括铸造硬币、发行纸币等。在克伦威尔统治时期(1649—1660年),英国政府对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和贸易发展的干预较少,一些殖民地尝试铸造硬币以弥补货币不足。1652年,马萨诸塞殖民地政府授权在波士顿建立了一家铸币厂,并铸造了面值十二便士、六便士和三便士的银币作为殖民地的流通货币。[2]这些新铸造的硬币为殖民地内部交易提供了更方便的支付媒介。然而,铸造货币一直是主权国家的特权,殖民地所获得的特许状中并不允许其自行铸造货币。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英国政府将马萨诸塞私铸货币的行为视为对王权的侵犯,并认为这是叛国和不忠的行为,是寻求独立的表现。英国要求马萨诸塞殖民地政府停止发行货币,并“禁止殖民地使用和流通任何外国货币,仅限使用母国货币”[3]。面对国王的反对,马萨诸塞殖民地政府起初不屑一顾,继续擅自铸造和发行货币,公然对抗母国。这导致新英格兰殖民地和母国的关系日益紧张,英国关于新英格兰的负面报道屡见不鲜。新英格兰的一些敌对者常以铸造货币一事来指责马萨诸塞的独立倾向。[4]最终在1684年10月,国王撤销了马萨诸塞殖民地的特许状,并于次年关闭了其铸币厂。这意味着殖民地自由铸币的时代彻底结束,英国在殖民地的铸币问题上取得了重商主义的胜利。
十七世纪末,货币短缺引发殖民地社会各阶层对经济形势的担忧。马萨诸塞殖民地总督达德利(1647—1720)认为,除非允许出现一些硬币以外的交易媒介,才可以解决当前的不利经济形势。他认为,可以让银行票据或具有个人财产及声誉担保的债券代替货币作为各种支付手段。这样做的一个重要理由是,这些票据和债券可以比硬币更为方便和安全地流通,对促进贸易和财富的增长非常有益。[5]1690年,马萨诸塞殖民地政府组织的一次征服加拿大的失败,因政府无财力向士兵支付,迫使通过抵押物发行债券的想法付诸实践。马萨诸塞殖民地政府授权成立了一个由五人组成的委员会,发行了规格为五先令、十先令、二十先令和五英镑的共计七千英镑的信用债券(Bills of credit)。1691年5月21日,马萨诸塞殖民地政府又通过了一项补充法律,将债券发行总量提高至四万英镑。[6]凭借这些债券,马萨诸塞殖民地政府付清了士兵的工资,并且承诺以政府的税收为担保,将来会按百分之五的利息收回这些债券。这些债券在本质上并不是货币,因为没有任何殖民地可以从英国政府那里获得发行货币的权限。这些债券只是殖民地政府对这些远征士兵所作承诺的一种付款凭据。士兵们可以在将来的某个时间点拿着这些债券到殖民地政府换取在原有债券价值的基础上增加百分之五利息的实际硬币或某种实物。因此,殖民地政府发行债券的根本目的并非将其作为一种日常交易之用的媒介。然而,这些债券很快在殖民地社会中流通并发挥了实际的货币功能。那些收到债券的士兵和死者家属可以用这些债券支付各类税款。尽管这些债券并不具有法定货币地位,但马萨诸塞殖民地政府因此可以利用未来税收作为担保,提前进行公共支出。这是马萨诸塞第一次公共信用的建立,殖民者们在他们的日常交易当中,愿意接受这些债券作为交易媒介,这体现了他们对马萨诸塞殖民地政府的信任,相信政府能够兑现承诺并及时偿付这些债券。鉴于殖民地民众接收新纸币的信心,1692年12月15日,马萨诸塞殖民地政府正式赋予债券以法定的货币地位。短短几年间,马萨诸塞政府发行的信用债券,就从一种临时性质的政府信用债券发展成为普遍流通的实际货币,人们用债券可以购买任何商品。正如之后英格兰银行能够通过发行私人性质的纸币来实现一场信贷革命一样,马萨诸塞通过发行公共纸币也带来了一场货币和财政革命。[7]
北美其他殖民地纷纷效仿马萨诸塞,使用税收或土地作为抵押发行债券。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革命时期,例如,兰德尔在其著作中提到,1779年,当二十九岁的詹姆斯·麦迪逊来到费城参加大陆会议时,他随身携带了两千镑的弗吉尼亚土地办公室发行的货币、一些大陆币和一些西班牙金币。[8]十八世纪初,以土地或税收为担保的信用债券逐渐成为北美各个殖民地的通用货币。因为这些债券本身不具有任何价值,所以必须和当时黄金和白银的价格直接挂钩进行价值换算,如果发行量过大或不能及时收回就会出现通货膨胀的风险,银价上涨,纸币贬值。1727年,英国议会上院认为:北美殖民地“大量地发行债券不利于省区或同该地区进行贸易往来的商人,这些债券不应该继续延长时间,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当前流通的十万英镑的债券在接下来的五个月内回收完毕,并销毁。从此以后,在没有陛下的决议前,殖民地政府不能再通过任何法令发行纸币”。[9]还有北美殖民地一些商人也在呼吁英国政府对北美殖民地过度发行纸币进行干预,任何殖民地在发行纸币时,“必须向陛下提出申请,并经过总督的同意”,或者“必须符合陛下给予总督的指示”。[10]1730年,英国政府颁布法令,要求新英格兰殖民地不得延长债券的退出时间,并减少流通中尚未偿付的纸币数量,再发行的债券总量不得超出三万英镑,而且只能用于政府支出。
1751年,英国议会颁布法令,要求从1751年9月29日以后,新英格兰所有总督、副总督和立法机构都不得再继续制作和发行债券。这就意味着,英国从此剥夺了新英格兰各个殖民地以纸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合法性。此外,英国议会鼓励殖民地政府向英国贷款获得金属货币,当然英国要求殖民地以未来的税收作担保。因此,新英格兰殖民地重回上世纪末货币短缺的时代。1756年2月5日,马萨诸塞总督说:“该省处于深重的债务之中,远征……各种赋税,政府举债也难以支付军队,最近不得不从远征返回。”[11]到十八世纪六十年代末,殖民地的商人普遍抱怨缺少货币,没法支付英国向新英格兰出口的大部分货物。因此,一部分英国商人也主张可以让新英格兰商人以其他的形式支付英国的各种制成品。当时一位英国商人提到:“如果我们坚持所有利润全部以货币形式,这可能毁掉我们的贸易。”[12]所以,在新英格兰和英国之间的贸易上,新英格兰更多的是以烟草、蔗糖等商品进行支付。
1764年,英国颁布《货币法》(the Currency Act),规定从1764年9月1日开始,禁止北美大陆所有殖民地发行法定货币,正在流通的类似货币也必须立即退出流通领域。同时规定,若任何总督违背该法,将受到严厉的惩罚,包括罚款一千英镑,并被即刻解除职务,终身不得再担任公职。[13]该法导致殖民地通货紧缩与信贷萎缩。兰德尔提到:“来自国王的否决使得美洲殖民者没有了银行、没有了货币,也没有了自己的铸币权。”[14]波士顿组织各种集会进行反抗。一位关于货币的作家说:“他们的繁荣受到了抑制,他们的贸易被摧毁,他们的财产被拍卖,他们中的许多人被赶走,其余的人被重税所压,而且无法获得硬币支付。”[15]总之,货币因素与税收、贸易因素叠加,最终推动北美殖民地走向独立。
在美国革命时期,大陆会议通过发行“大陆币”来筹措战争经费。然而,由于超发,大陆币很快开始大幅贬值。兰德尔在书中提到,“随着革命进入到第5年,大陆币严重贬值,以致华盛顿的主要助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中校连一匹马都买不起”[16]。北美殖民地社会因士兵被欠饷、供应商破产而引发社会动荡。1781年2月,大陆会议授权罗伯特·莫里斯建立北美第一家银行——北美银行,然而该银行的资本只有四十万美元(约合今天的六百万美元),它将以每股四百美元(约合今天的六千美元)的金币或银币发行股票,预计股息为百分之六。该银行将贷款给国会,并接受其存款;它的钞票可以用来缴税。它将提供票据形式的贷款,但商业贷款要在三十或六十天内偿还。这种票据将作为银行而不是政府支持的纸币流通,取代实际上已毫无价值的大陆币。[17]战后公债持有者(包括不少国父)对邦联政府无力偿债的恐惧,成为支持新宪法的重要动机。华盛顿认为,“为了让美国的独立得到国际认可,必须对所有公共债权人完全公正。所有国内和国外的债务,包括对军队的,都必须偿还,以避免国家的破产及其所有可悲的后果”[18]。汉密尔顿通过让国家政府承担旧债与国家银行重建信用的计划,实则是将投机者的短期收益转化为国家长期利益的精妙设计。总之,1787年宪法对联邦征税权与货币主权的强化,本质是金融精英对秩序重建的制度性诉求。
总体而言,《建国者的财富》在复兴与革新经济解释传统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推动了美国建国史研究的深入发展。美国的诞生不仅是政治自由的史诗,更是一部充满算计、妥协与创新的资本主义成长史。通过微观史与结构分析的创新性结合,作者有效地证明了个人经济选择与制度形成之间存在可追溯的因果关系。这一因果关系既非机械决定,也非偶然巧合,而是在特定历史情境中通过无数有意识的决策逐步显现。该研究范式为重新审视革命时期的政治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当代美国政治经济结构的溯源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史与政治史的融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其方法论的启示将深远影响未来一代学者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美] 威拉德·斯特恩·兰德尔:《建国者的财富:金钱如何塑造了美国的诞生》,第3页。
[2]Nathaniel B. Shurtleff ed., Records of the Governor and Company of the Massachusetts Bay in New England, Vol. 3, Boston: The Press of William White, 1854, p.261.
[3]Joseph B. Felt, An Historical Account of Massachusetts Currency, Boston: Perkins&Marvin, 1839, p.41.
[4]W. Noel Sainsbury ed., Calendar of State Papers, Colonial Series, America and West Indies, 1661-1668, pp.26, 75, 285, 345-346.
[5]Joseph B. Felt, An Historical Account of Massachusetts Currency, p.46.
[6]Alvin Rabushka, Taxation in Colonial America, Princeton and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 pp.360, 363.
[7]Alvin Rabushka, Taxation in Colonial America, p.364.
[8][美] 威拉德·斯特恩·兰德尔:《建国者的财富:金钱如何塑造了美国的诞生》,第197页。
[9]Cecil Headlam ed., Calendar of State Papers, Colonial Series, America and West Indies, 1726-1727, London, 1936, pp.215-216.
[10]Andrew McFarland Davis ed., Colonial Currency Reprints 1682-1751, VOL. Ⅲ, Boston: The Prince Society, 1911, p.6.
[11]Joseph B. Felt, An Historical Account of Massachusetts Currency, p.139.
[12]Early American Imprints Series I, no. 3290: “The Interest of City and Country to Lay no Duties”, New York, 1726, pp.9-10.
[13]Jack P. Green and Richard M. Jellison, “The Currency Act of 1764 in Imperial-Colonial Relations, 1764-1776,” The William and Mary Quarterly, Third Series, Vol. 18, No. 4(Oct., 1961), p.489.
[14][美] 威拉德·斯特恩·兰德尔:《建国者的财富:金钱如何塑造了美国的诞生》,第87页。
[15]Alexander Del Mar, The History of Money in America, New York: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Company, 1899, p.84.
[16][美] 威拉德·斯特恩·兰德尔:《建国者的财富:金钱如何塑造了美国的诞生》,第195页。
[17][美] 威拉德·斯特恩·兰德尔:《建国者的财富:金钱如何塑造了美国的诞生》,第202页。
[18][美] 威拉德·斯特恩·兰德尔:《建国者的财富:金钱如何塑造了美国的诞生》,第209页。